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旅游服务 | 帮助中心

 
陈盆滨:跑着跑着,就跑遍了七大洲
浏览次数:733   作者:   来源:   时间:2014/12/2

     

     

    服装以轻便保暖防风为主,不要很厚,能不露的地方都不露。我这一次就穿了一套压缩衣,有三层,防风的、速干的、紧身的。跑步时,一流汗就结冰了,手表皮也被冻伤。只能在跑的时候,换衣服。跑鞋我准备了三双,每一双功能不同,其中两双跑鞋带钉,专为冰面跑而设。这个必须要有钉子,要不然会打滑,但它们彼此功能又有差别,有一双专门作冲刺之用。还有眼镜,也是冰雪环境必需的,在南极,一般的太阳镜很容易起雾,所以我买了三副专业雪镜,但最后还是出现了雪盲。接下来就是药品、水和食物,我这一次带的最多的是止泻药和感冒药,食物只能是到什么地方就吃什么,喝水一定要用防低温的保温杯。我没有预料到的是,食物和水的补给很难,戴着厚厚的手套拿不下来,只能一边跑,一边吃东西。但就算备齐了这些装备,一般人也很难参加这项比赛。报名费很高,要10万元人民币。更重要的是,报名者必须提供组委会认可的100公里以上赛事的成绩,才有资格,每年参赛人数50人左右。

    南极时间11月20日(北京时间21日)深夜,海拔700多米的冰原,查尔斯峰和罗曼山之间,一个企鹅也不敢进去的地方——南极洲100公里极限马拉松的决胜地,还有最后10公里,陈盆滨领先第二名1个小时。

    很快,这条发自他个人微博的消息,被不断截图和转载。越来越多的人,在网上为他欢呼。事实上,在这之前,他启程南极的消息,就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。在中转站智利的7天,他每天都能接到祖国各地媒体的电话,什么时候到南极,是不是有信心,问得最多。

    从去年开始筹划,到今年2月特意去黑龙江适应雪地,他对这一次的南极之旅充满期待。动身前,他甚至觉得好运也开始降临在自己身上。

    11月6日,陈盆滨还在玉环大麦屿的老家。当天,一个快递到了,拆开包装,是一副运动眼镜,戴上后,他在狭小的客厅里小跑了几步,高兴坏了,之前比赛,好几次眼镜都出了状况,“这一次总算找到一副合适的”。在智利,看到一串地球项链,他觉得“像是个预兆”,买下后拍了个特写,发到朋友圈,又加了一句话:“买了地球项链,代表我快要完成世界上第一个100公里以上七大洲极限马拉松的人”。

    北京时间11月21日,他跑完最后10公里,以13小时57分46秒的成绩,第一个撞线,兑现了“世界第一人”,也成为第一个获得世界极限马拉松冠军的中国人。

    赛中,对手几乎没给他什么压力。一开始,挪威跑手威利·斯特恩斯科格还和他并驾齐驱,但30公里后,威利被他甩在身后。真正的压力是南极恶劣的天气,大风卷着雪迎面而来,他发不上力。13小时57分46秒,比他的预想,慢了两个小时。

    中午11点36分,陈盆滨的个人微博更新了消息。随后,关注者们以更快的速度,在网上奔走相告。

    22日的下午,会玩手机的邻居看到了信息,打电话告诉陈宝水。

    “你儿子拿了冠军!”

    “真的假的?”陈宝水不敢相信。直到当天晚上,不断有记者打来电话,他才信了。

    11月25日,陈宝水回了一趟鸡山岛的老家。自从十年前,自己生了病,卖了船,举家搬到大麦屿后,那幢两层楼的石屋,很少住过人,门框和屋顶,看起来摇摇欲坠。他必须赶在下一个台风季之前,把房子修好。

    原来岛上的人都已经知道陈盆滨拿冠军的事,只是信息了解不全,有的以为他是在北京拿了冠军,有的以为他已经回到北京领奖,看见陈宝水从门口经过,就拉着他问。

    陈宝水只知道儿子已经从南极回到智利,至于什么时候回北京,或者什么时候回家,他也在等消息。

    儿子拿了南极的冠军,来过一个电话,没说上几句,那头就喊着又有记者来电话了。

    给陈宝水打电话的记者也不少,25日,河南郑州就来过一个。面对记者的提问,他承认自己嘴拙,对于儿子的今天,也说不出什么,“就是高兴”。

    不过,对母亲来说,这个问题好像击中了泪点,她憋着泪说“孩子太苦”。11月25日下午,大麦屿家里,3楼陈盆滨的房间正在装修,师傅在干活,她陪在边上看。师傅开玩笑说,自己给世界冠军贴瓷砖。

    这几年,听到别人夸儿子厉害,她嘴上没什么,但心疼,“又是沙漠,又是雪地,每次都带着伤回家。”

    他们一度怀疑儿子这条路走得到底对不对,“从来都没听说过跑步能赚钱”。

    2001年,陈盆滨要去温州参加大力士比赛。陈宝水骂他“搞歪门邪道”,不好好做渔民给家里赚钱。但母亲知道,“这个二号头(老二,指盆滨)”的性格像她,认准了就改不过来。于是这年的5月12日,她瞒着老公,和大儿子一起,偷偷送“二号头”到温州参加比赛。儿子背75公斤的沙包登220个台阶,还差5个台阶的时候,摔了下来。她冲上去看,儿子脸色苍白,不省人事,她一下子哭出来。等儿子醒过来,她想拉他回家,但儿子不肯,站在那里一动不动。

    从那天开始,她觉得,做父母的,已经拦不住“这个二号头”了。

    11月25日,记者来到玉环县鸡山乡,在陈盆滨家的老房子和他就读过的学校,寻找他成长的足迹。

    1978年-1991年

    陈盆滨从小好动。

    父亲陈宝水记得,有一次,邻居跟儿子开玩笑,如果他能坐着不动一分钟,就给他钱,结果半分钟没过去,儿子就忍不住了。教过他三年的小学语文老师金彩娣也有印象,只要下课铃一响,陈盆滨就往教室外跑,从来不在教室里待着。

    虽然好动,但陈盆滨还不至于调皮,是个听话的学生,经常帮着家里干活。以前,鸡山没通自来水,家家户户要到水井挑水,天还没亮就得起床。他从来不赖床,父亲一叫,就马上起来,拿着两个小塑料桶,一根小木棍,跟在父亲后面,打满水,一起再挑回家,走山路的时候,两个小水桶晃得厉害,也不见他停下来休息。陈宝水打鱼回来,儿子就从家里,一路跑到码头,跟着大人一起拖网。这常让父母感到欣慰,家里的大人从来没刻意教过他。

    陈宝水记得,那个时候儿子的力气就已经很大。有一次,县里来了一个人,带了一个弹簧拉力器,他一下拉开5根,撑了1分钟。

    1991年,陈盆滨小学毕业,不再念书,跟着父亲出海打鱼。在鸡山岛,这是绝大多数男孩子的出路。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渔村,每天只有涨潮时,才会有一班渡船送北山村的村民到对岸。陈盆滨说,小时候,北山村就是自己脑中的世界。

    1992年-2000年

    虽然年纪小,但陈盆滨从不拖后腿,在船上,没人小瞧他的力气,拉渔网,搬渔货,他什么都干,大人不休息,他也不休息。上岸后,叔父辈们跟陈宝水开玩笑,“你儿子力气跟牛一样”。

    上船第二年,陈盆滨就和5个大人成了合伙人。做了半辈子渔民的陈宝水,有件事想不通,儿子在一堆老渔民里面,竟然没学会抽烟喝酒。他记得就一次,儿子喝醉了,好几个人抱着,才把他送回家。

    陈盆滨觉得,正是这10年的海上生活,锻炼了自己直面挑战的性格。在船上闲下来,他喜欢一个人坐在甲板上,天气好时,他看到过韩国的济州岛。

    母亲有时也为儿子的性格着急。有一次,他在船上帮工,结果对方没给工钱,还有一次,少算了工钱,他也不计较,还劝母亲算了,不要和别人生事端。

    努力打鱼,让家人的生活过得好一点,是陈盆滨那时最大的梦想。

    2000年

    这一年,鸡山乡举办了一场俯卧撑比赛。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去了,陈盆滨也去了。他一口气,做了438个,最后,一个孩子推了他一把,他才停下来,站起来一看,人都走光了。

    因为这场比赛,他在乡里出了名。后来,鸡山乡推荐他去玉环参加弹簧拉力器比赛。他第一次走出海岛。那次比赛,他拉开5根弹簧,并且保持了43秒,打破玉环县的纪录。

    陈盆滨说,2000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,因为他的梦想发生了改变。

    2001年-2005年

    2001年,一个朋友告诉陈盆滨,温州要举办一场大力士比赛,背75公斤的沙包登220个台阶。他想去,父亲训了他一顿:“不好好捕鱼,专门搞歪门邪道。这些比赛是你去的吗?家里还欠着这么多债……”

    陈盆滨没有路费,他想到了住在县城的叔叔,悄悄去借了200元钱。

    最后,他停在了第215个台阶上,“撑不住,眼一黑,掉下来了。”

    温州人陈上党叫住了他,“只要你掌握方法,以后会有成功的希望。”陈上党是一个吉尼斯挑战爱好者,他希望陈盆滨留下来,参加明年的中国电视吉尼斯比赛。

    陪他来的母亲觉得心疼,拉他回家,他不肯,执意留下。母亲争不过,哭着坐船走了。

    后来,陈盆滨去陈上党开的托运站里当了一名托运工,一边训练,一边赚钱。他常常加班到夜里10点,晚上没法练,他就改在早上。住的地方离干活的地方有9公里,每天早上6点,他就从宿舍跑到厂里,再接着干活。

    就这样过了一年,他又去报名,背着20公斤的矿泉水,不换肩、不松手,走了75.12公里,用时14小时21分钟,创造了一个新的电视吉尼斯纪录。比赛结束后,他拿到3000元的奖金,“还了叔叔的钱”。

    母亲还记得,那天儿子拿着钱跑回家,很高兴,说参加比赛可以养活自己了。

    2003年,陈盆滨报名参加上海铁人三项国际积分赛,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家规格的比赛。铁人三项包括游泳、自行车和跑步。他借了一辆500元的自行车就去了,看着别人骑着几万元的自行车,他傻眼了。

    这件事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专业,于是,带着奖牌去找赞助。但赞助没找到,父亲又生病了,他只好把参加比赛的想法放回了心里。

    2004年,他去苏泊尔上班。没多久,公司举办职工劳技比赛,他参加俯卧撑。同事金启村说,他做了四五百下,在场的人都看傻了。老板也在场,看他耐力这么好,就把他调到保卫科,当一名保安。保安三班倒,他就有时间训练了,“有时候他值了晚班,还要出去跑几圈,再回家睡觉”。

    同事久了,大家也知道他心里那点想法,但聊起来,都觉得有点不切实际。有时候,在马路上跑步,他会听到“神经病,不务正业”的话。有一次夜里,他在大街上跑,人家以为他是小偷,护卫队的人拿石头砸他,一边追一边喊“抓住他”。

    朋友也劝他,“跑步能赚什么钱,别折腾了,好好捕鱼,讨个老婆,生个小孩,一辈子也就过去了。”

    2006年-2009年

    陈盆滨不理。2006年,他主动找苏泊尔的老板,希望能得到赞助。老板答应了。他一直认为“老板是被自己的努力感动到了”。

    从此,他开始疯狂比赛。这一年,他参加了20场,最高纪录是一周比3场。陈宝水记得,儿子参加“青岛啤酒我是冠军”的比赛后,赢了冠军,“拿回家5万元,最多的一次”。

    2009年,陈盆滨去新疆参加戈壁挑战赛。他没钱,赛前去找组委会,想申请免除3100美元的报名费,但被拒绝了。情急之下,他想了个办法,第二天,他按照赛事线路、出发时间、规定负重,在同一赛道上跑了起来。

    因为不是正式参赛人员,现场维护秩序的警员和赛事志愿者一起拦他,陈盆滨举着国旗,大喊“我是为中国人跑!”于是,阻拦他的人开始鼓励他。头三天,他都跑了第一名,第四天,组委会还是出面制止了他。

    虽然最终没有取得比赛资格,但陈盆滨认识了马德民,原《户外探险》杂志副主编。马德民喜欢他的性格,“简单、单纯、执着”。陈盆滨说,马德民给了他很多帮助。

    马德民告诉陈盆滨,世界七大洲超级耐跑赛,以高难度、低完赛率著称,可以去尝试。陈盆滨听了很激动,“中国第一人,为什么不呢?”

    2010年-2014年

    从2010年开始,他决心征服七大洲。此后,他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各项赛事中。

    2010年6月27日,亚洲新疆戈壁长征250公里极限马拉松,第三名。2011年2月26日,北美洲美国西部100英里极限,马拉松第二百多名。2011年4月2日,非洲摩洛哥撒哈拉沙漠241公里地狱马拉松第五十六名。2012年9月15日,大洋洲澳大利亚昆士兰100公里极限马拉松第七名。2012年9月28日,欧洲希腊斯巴达246公里极限马拉松第五十一名。2012年10月7日,南美洲巴西亚马逊254公里丛林马拉松第二名。

    因为不会英语,这几年在国外比赛,陈盆滨经常走错地方,有时候比赛结束也吃不上一顿饭,受了伤,他也只能自己治。

    但对他来说,这些都不是困难,他更在意的是,比赛时常被误认为日本人。他没办法解释,只好做了两面国旗,一面大的,到终点后用,还有一面小的,缝在比赛服上。

    南极时间11月20日的深夜,海拔700多米的冰原,查尔斯峰和罗曼山之间,他在这个企鹅也不敢去的地方,完成了七大洲的最后一站,成为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冠军。

    陈盆滨,生于1978年,登上美国《户外》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,被称为中国户外“执着自己梦想的民间英雄”,还被封为“耐力狂人”、“极限达人”、“中国耐力王”、“中国铁人”等称号。从2001年至今跑过大小百余个赛事,跑过全世界七大洲。是首位完成有“地狱马拉松”之称的摩洛哥撒哈拉沙漠马拉松的中国选手。本组图片转自陈盆滨个人微博

    随 评

    梦想因坚持而成真

    黄保才

    跑步这项相对简单的田径运动,被陈盆滨演绎得淋漓尽致。他从玉环小岛跑起,一路跑遍七大洲,2014年11月21日,一举夺得南极洲100公里极限马拉松冠军,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人。对这个渔家小伙来说,是梦想的力量成就了人生的辉煌。

    毋庸置疑,陈盆滨身上,自小蕴藏着擅长跑步的天赋,并且酷爱这项运动。可在这个世界上,擅跑爱跑的人不少,为什么世界冠军的光环会落在陈盆滨头上?关键在于他心怀梦想的同时,能持之以恒地朝梦想映照的方向奋然前行,使得梦想因坚持而成真。他突破了成长环境中的种种障碍,包括物质上的困窘和周边人的不理解,“跑自己的步,让别人说去”,终于跑出了令人炫目的业绩,在长跑运动领域里,达到了同行难以企及的高度。

    一开始,跑步只是陈盆滨的兴趣爱好,可久而久之,这成了他的人生事业,支撑着他跑下去的原动力,不仅有功利的物质回报,更有可贵的精神呈现。陈盆滨的人生价值,因选择了跑步而得以升华,如果当初他因家人反对、旁人歧视而放弃,就很可能默默无闻,平庸度日,或许他在其他领域有所成就,但陈盆滨的名字,不会载入人类跑步史册。

    人都有梦想,对未来有美好的目标、想法和计划。让梦想成真,是人们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。然而现实中,很多人有了梦想后,要么因为惰性或犹豫,始终难以付诸行动;要么心存畏难情绪打退堂鼓,常常时过境迁,结果“我与我的梦擦肩而过”。其实,“心动不如行动”,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,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,如果不能尽快在行动中落实,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,流于空想。英国文学家劳伦斯说:“成功的秘诀,在于养成迅速去做的好习惯。”在我们身边,许多事业有成的人,并不是他们的知识、眼光、观念多么出类拔萃,其梦想和目标常常和身边的人差不多,只是因为他们实现梦想的行动比别人先走一步,并且能够孜孜以求而已。仅小学毕业的陈盆滨,就是认准了跑步“华山一条道”,毫不犹豫地开步跑,并一路跑下去,终成正果。

    实现梦想不仅要“快行动”,还需要锲而不舍“坚持做”。梦想成真不是一蹴而就,立竿见影,而往往是一个艰苦的、坚持的过程。那些成就卓越的人,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。陈盆滨长跑十几年,身上留下伤痕何其多,但他都咬咬牙挺过来,因家贫无钱参赛,他就千方百计借贷或寻求赞助,给自己赢得挑战的机会。故人云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实现梦想最忌讳缺乏恒心,朝三暮四。只有瞄准了大方向,坚持不懈地做下去,才能够扫除挡在梦想前面的障碍,实现美好的人生蓝图。因此,凡想干出一番事业,有所建树,就要做好进阶挑战甚至面对失败的准备,坚持不懈地执行预定的计划,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。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,才能脚踏实地迈向自己的梦想彼岸。

    有一点需要指出,陈盆滨仅小学毕业,但他绝非只是台“跑步机器”,漫无目的地傻跑。他不仅挥汗如雨地跑,更是用自己的智慧在跑。在人生的跑道上,每前进一步,他都不固步自封,而是不断推出“升级版”的梦想,跑出玉环、跑出台州、跑出浙江、跑向全国、跑向世界,直至登上跑步人生的巅峰。他视跑步为纯粹的事业,在这次夺冠后,一定会有新的目标,因为他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,要跑到60岁再退休。从陈盆滨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来看,梦想需要动态的坚持,大方向不能变,小调整必须有。或许,“这山望着那山高”,正是像陈盆滨这样的成功人士,成就美好梦想的一个秘诀。

     

 
景区风光

茶园风光

兰田高山梯田

兰田十八潭

不一样的滑滑梯
 
推荐景区

金华美地南山漂流

地下长河

横店清明上河图

永康方岩

 

景区旅游指南动态
[线路推荐] 卧云深处有仙居 括苍山中的乌托
[旅游动态] 椒江区启动大陈岛旅游开发建设三
[临海] 台州临海牛头山度假村
[旅游动态] 临海东湖路:香樟枝头花开烂漫,
[旅游动态] 天台华顶杜鹃赏花期有望增加到8
[旅游动态] 椒江大陈岛:海岛风情引客来
[旅游动态] 这个春天,到江南大峡谷玩去
[旅游动态] 奥运熊猫五周岁生日 温岭长屿硐
旅游信息热门点击
台州涨潮落潮时间表
雨雾神仙居 风景美如画
杭州国际童玩节——西博会今夏“水上狂欢
体验江南大峡谷军事探险漂流
首条喀纳斯特种游线路诞生
象山影视城推出“十一”精彩演出
国庆度假热门线路七成团购
江南 恋恋街巷风情
景区视频热门点击
天下第一硐--长屿硐天
天台山龙穿峡
蛇蟠岛海盗村
蛇蟠岛野人洞
三门之恋
椒江宣传片
仙居油菜花节今天开幕
杭州西湖十景之雷锋夕照
 
 
台州旅游网  © 2006-2010  QQ:3625339 
联系电话:013806598498 013857981282   地址:浙江.台州.黄岩
浙ICP备090239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