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山峰峦重叠,郁郁苍苍,气候温暖湿润,四季分明,是著名 的药材产地;其中以天台乌药、三七参、白术、芍药、茯苓最为著名。
《辞海》载:"乌药,樟科。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叶革质,椭圆形, 有三大脉,下面灰白色,被毛。春季开花,花小型,淡黄色。雌雄异 株,伞形花序。果实黑色。分布于我国中部和东部;叶和果可提芳 香油。中医学上以根入药,性温,味辛,功能适中、行气。主治胸腹 胀痛、疝气等症。产于浙江天台的称天台乌药,质量较佳。" 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也说:乌药"以出天台山者最佳。"

关于乌药,有一个动人的故事,汉代剡县刘晨、阮肇,为了救治 百姓疾病,历尽艰苦来到天台山寻找乌药,并和仙女在桃源洞结下 秦晋之好。回乡时带去乌药,从此仙药在人间生根结实了。 早在秦代,天台乌药就已从天台山移植至日本的纪伊半岛,并 在徐福墓旁栽种。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日本,第四次经过天台山时又 带去了天台乌药。日本光明皇太后有病,百治不愈。鉴真大师用天 台乌药给治好了。从此,他被尊称为日本的"神农",天台乌药也被 誉为"长生不老"之药,备受推崇。申日恢复邦交后,1982年日本前 首相福田纠夫和歌山县新空市市长漱古洁访华时,把天台乌药的 常绿树目录赠送给我国领导人。 天台山到处生长着乌药,主要产地在三州乡、万年山一带。万 年70万亩山林年产350万公斤。由于山林保护得法,天台乌药产 量逐年增加。1992年2月,新加坡、泰国客商一次就购去5吨。